是萧士及,而是旁的人,昨儿的结果,很可能就是节度使满府被流寇所杀,范阳刺史“悲痛欲绝”,誓要为范阳节度使讨回公道,报仇雪恨,然后以“报仇”为名,顺势将军权又拿回来。
这样一来,朝廷想再派节度使,就不那么容易了。
如果大家都知道了节度使原来是死亡率极高的一个位置,有谁还心甘情愿来跟这些刺史分庭抗礼呢?
同时,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。
范阳刺史这一通操作如果成功,别的地方的刺史也会蠢蠢欲动,有样学样,跟着把自己的军权又一点一滴拿回去。
永徽帝先前做的那些事情,就统统打了水漂了。
可见范阳刺史的这一番谋划,不是不周全的。
只可惜,他的心思,永徽帝和萧士及都懂,所以在他们的强力策划下,范阳刺史就只好吃瘪了。
当然,他的手下还是很忠心的。
萧士及的亲卫抓到的那几个黑衣人的头头,都宁死不招,被萧士及下令处决了。
他没有证据不要紧。他的几个出去跟踪逃跑的黑衣人的斥候,倒是跟到了范阳城里刺史府附近。
当然,刺史也没有那么傻。
知道行动失败之后,立刻把这几个逃兵都杀了,同样是尸骨无存。
所以现在萧士及和范阳刺史之间,是你知道我,我知道你,但是都没有证据,所以表面上的和气还是要维持。
萧士及派了人去范阳城里刺史府报信,说自己的节度使府昨夜受到流寇袭击,幸亏他的手下机敏善战,将流寇全歼,才保全了全府的安全。在信上,同时也表示了建在范阳城外的节度使府太危险,需要加强防卫,修建城墙和战壕,还有塔楼吊桥,还有护城河,才能保证他的家眷和手下的安全。
按大齐律制,萧士及想在府邸外面修建城墙战壕、塔楼吊桥,还有护城河这种东西,必须要当地的地方官同意,然后上报给朝廷,朝廷也同意才行。
范阳刺史一通行刺,倒是给了萧士及一个绝好的理由来做出这种其实有些无理的要求。
范阳刺史见了萧士及的信,气得真的吐了血,当然对外说是惊吓所致,然后带着全副的官员和侍卫来到萧士及的节度使府,向他表示慰问,让他不要担心,修建城墙战壕,还有塔楼吊桥,已经护城河的事,事关重大,不能草率行之。
当然最重要的是,范阳城已经有高墙塔楼,也有吊桥,除了没有护城河。
如果萧士及再在他的地盘修上这么些东西,这是是要拆他范阳城的台啊。
范阳城那些百姓还不都搬到城外节度使府附近住去了,这是要对他的范阳城釜底抽薪的节奏啊。当然是不能允许的。
所以范阳刺史一力劝说萧士及住到范阳城里去,宣称这样大家有个照应,不必住在城外提心吊胆,就差拍着胸脯保证,只要你一家大小搬到范阳城里,绝对不会有敌寇来袭。
萧士及却也心知肚明。若是他真的听了范阳刺史的话,一家大小都搬到城里,那他就死定了……那是被范阳刺史关门打狗的节奏,因此也不肯同意,只说不愿给他添麻烦,更不愿被人说他是来抢地盘的,将范阳刺史弄了个大红脸。
待萧士及进一步说,他已经向朝廷和陛下上报了,为了安全着想,他势必要为节度使府打算,范阳刺史真是气得鼻子都歪了。
从城外的节度使府回来,曹刺史一巴掌就把当初那个提议要给新任节度使一点颜色看看,不给他们修房子,让他们对刺史大人有所求的幕僚抽得掉了牙。
“都是你出的馊主意!当初若是就给他在城里指个府邸,怎会让他坐大到如此地步?!”曹刺史恨恨地道,“你可以回家了。我这里庙小,容不下你这尊大佛!”说着,便让人将那幕僚拖了出去。
别的幕僚都以为这幕僚是被曹刺史赶了出去,其实只有极少数人知道,那幕僚根本不可能走出刺史府。
拖出去之后,就被咔嚓了。
但是馊主意已经出了,也已经用了,造成萧士及现在这样尾大不掉的局面,曹刺史真是急得头发都白了好多。
他是前任刺史的小儿子,本来还不到三十岁。
但是在跟萧士及,以及他的手下过过几次招之后,深深觉得这是块难啃的狗骨头,很是一筹莫展。
他的幕僚也集中精神帮他想主意。
“大人,这柱国公确实是打仗的好手,咱们万万不可再跟他硬碰硬了。”一个幕僚小心翼翼地提议道。
其实这个意见他以前也提过,但是曹刺史新官上任三把火,对于萧士及这个人,虽然威名在外,但是在曹刺史看来,应该是强龙不压地头蛇。我的地盘我做主,非要手下筹备对萧士及的军事行动。
结果真是折戟沉沙,败得一败涂地。
这些话,以前说出来,曹刺史是不会听的。因为年轻人不热血撞破头,是不会知道别人的话是铁打的。
现在再说出来,和他两千人死的干干净净的结局比起来,就给他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