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和老师一番深入交谈后,张凯军的心情格外沉重。他的目光紧紧锁住老师那写满忧虑的面容,重重地点了点头,每一个动作都透着不容置疑的决心,语气坚定有力地说道:“老师,您放心,我一定会想办法解决的。”
他深知,孩子们的未来、村子的发展,都沉甸甸地压在自己肩头。
从学校出来后,张凯军脚步匆匆,神色凝重,一路疾行回到村委会。他坐在那张略显破旧的办公桌前,抬手轻轻抚了抚桌面,似乎在汲取力量。随后,他摊开一张略显泛黄的信纸,拿起一支钢笔,笔尖在墨水瓶里蘸了蘸,墨香瞬间在空气中弥漫开来。
他开始认真地给镇上写信,一笔一划,写得极为工整。在信中,他详细说明了郭村的情况。从目前田地里农作物单一、产量低下的种植现状,到村民们在农忙时节辛苦劳作却收获微薄,因而对优质种子和先进种植技术的迫切需求,再到年轻人面对土地的无奈与对外面广阔世界的向往,对种地的消极态度和外出务工的强烈意愿等问题,都一一阐述清楚,毫无保留。他的字迹或刚劲有力,或稍显急促,每一个字都是他对郭村的深情与担当。
他希望镇上能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给予支持,字里行间,满是对郭村发展的深切关切与殷切期待。每写下一句,他脑海中就浮现出村民们质朴的面容和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。写罢,他仔细地将信折叠好,动作轻柔而郑重,仿佛将郭村的未来也一同小心翼翼地装了进去
。
信寄出去后,张凯军每天都在村里忙碌得像个不停旋转的陀螺。天刚蒙蒙亮,可循。”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,像一阵春风,安抚着村民们忐忑的心。
这时,二傻突然从人群中站起来,他的脸涨得通红,像熟透了的番茄,带着几分愧疚地说道:“张干部,我之前对不住你,我不该说那些风凉话。要是真能让咱村好起来,我第一个支持你,以后你说咋干,我就咋干!”二傻的声音有些沙哑,他的眼神里满是真诚与懊悔。
张凯军连忙走过去,拍了拍二傻的肩膀,笑着说:“二傻大哥,过去的事儿就别提了。只要大家都有信心,心往一处想,劲往一处使,咱们一定能让郭村富起来。”他的手掌宽厚而温暖,传递着力量与信任。
过了几天,张凯军终于盼来了镇上的回信。当他看到信封上那熟悉的落款时,眼中闪过一丝惊喜,就像在黑暗中看到了黎明的曙光。他的手微微颤抖着,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封,仔细阅读起来。原来,镇上表示会尽快安排农技人员来考察郭村的土壤和气候条件,看看是否适合引进新种子,并承诺会在技术指导上给予大力支持。同时,信中也着重强调一定要严格遵守政策规定,确保各项工作合法合规开展。
张凯军收到回信后,兴奋得几乎跳起来,他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,多年的疲惫与压力仿佛一瞬间烟消云散。他马不停蹄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村民们。村民们得知后,顿时欢呼雀跃起来,有的人激动地流下了眼泪,有的人相互拥抱庆祝,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。
“乡亲们,咱们的好日子要来了。只要按照农技人员的指导,用好种子,科学种植,咱们的庄稼肯定能丰收,往后的日子肯定越过越红火!”张凯军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,激动地向大家喊道。
阳光洒在他的脸上,勾勒出他坚毅的轮廓,也洒在每一个村民充满希望的脸庞上,整个郭村都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,仿佛已经看到了丰收的美好景象:田野里麦浪滚滚,金黄的麦穗在微风中摇曳,村民们在田间忙碌着,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
。
没过多久,农技人员便按照事先的约定,不辞辛劳、风尘仆仆地来到了宁静的郭村。他们身着整齐且颇具专业性的工作服,那一身装扮彰显着他们的职业素养。每个人手中都提着各类精密的检测仪器,这些仪器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的光泽,仿佛预示着即将为郭村带来新的希望。
s